×
聯合國兒基會: 學校大門是時候重開
2021/06/21 18:00
長期關閉學校將對學童一生造成負面影響。(圖:兒基會)

(金邊訊)安全開學刻不容緩!聯合國組織呼籲各國將重啟校園視為首要任務,指出這將嚴重影響學生教育及前景。

世衛組織(WHO)西太平洋區域主任葛西健博士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東亞和太平洋區域負責人胡爾紹夫(Karin Hulshof)發布聯合文告,指出全球疫情邁入第二年,敦促各國應盡快復學,擔憂長期關閉學校將對學童一生造成負面影響。他們也強調,學校重新開放與否與疫苗供應充足與否並不相關,“我們需努力營造可持續的“新常態”。當學生在校的風險相較低而可易於管控,而讓學生禁足校園的影響卻是巨大而深遠的。”

兩位專家在知名媒體《世界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中痛陳,“學校大門是時候重開。”

他們在文告中疾呼,“自疫情爆發以來的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並不對學生構成高風險,學校並非感染社群的主因。我們也有大量知識,如何減少師生及其家庭(感染)風險,我們應利用這些知識,致力安全重啟學校,保障孩童未來。”

文告力陳,儘管在線學習可保障一些學生持續學習,但是這並不能完全替代面對面教學,更對一些資源短缺的弱勢社群兒童產生更嚴重的資訊鴻溝,如缺乏相關數碼資源的殘疾兒童、移民第二代及受政策排斥的少數民族兒童,“延長閉校不僅將對學生的技能學習、就業前景產生重大影響,也對他們身心健康產生影響。”

都柏林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新冠肺炎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易造成他們憂鬱及焦慮,甚至自殘的行止。

他們提醒,“未能在教室的學童會感到寂寞、難以專注,以及高度學習焦慮,這些問題隨著學校維持關閉,只會愈加嚴重。”

他們相信,這也導致一部分學童遭遇減少體育活動、飲食不調,甚至睡眠習慣受干擾的情況,更令人擔憂的是,對一些孩童而言,更長時間在家也增加他們受到家暴的風險,而更長時間在線也令網絡傷害的風險直線上升。

學生長時間待在學校,因此學校一向是揭發學生遭受虐待或精神疾病的場所,閉校導致這個監測窗口的關閉。

葛西健博士與胡爾紹夫指出,亞洲發展中國家中,近半國家已經關閉超過200日。他們呼籲相關國家必須開始預備迎接學前兒童或小學學童在閱讀、數學的程度會相較減低,擔憂這會進一步導致弱勢社群兒童與同儕的差距。

小孩要讀書,不是工作!(圖:兒基會)

研究顯示學校並非感染熱點

亞洲發展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也警告,延長閉校將造成相關區域學生未來的生產率與終身所得。該行計算,以2020年區域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他們將損失GDP的5.4%或1.25兆美元。

“在疫情前,達到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教育指標已經是極具挑戰,如今UNICEF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預計,區域教育預算必須至少增加7%,才有望實現相關目標。

儘管如此,多國畏懼疫情進一步擴散,大多仍不願重啟校園。

葛西健博士與胡爾紹夫文告力陳,“全球而言,學生只佔據確診病例的非常小部分。小學或年齡更小的學童是極低可能導致群體感染;即便感染後,大多也呈現出較成人溫和的病徵。”

“簡而言之,小學、幼兒園或學前發展中心並非感染高風險場所,尤其在嚴守正確的安全措施的話。”

兩位專家指出,儘管重新開放校園並非零風險,但是通過穩健的緩解策略,遵守世衛在疫情期間的辦學指南,盡力減少曝露、傳播新冠病毒,學校在可管控的風險下重開。

文告也引述多項研究,其中韓國疾控中心與翰林大學醫學院去年10月聯合發布一項研究顯示,感染孩童較少傳染病毒;歐洲疾控中心也指出,學校縱然出現感染案例,其感染率也與周遭社群一致,推測學校並非感染熱點。

無論如何,他們強調上述研究並不包括中學校園。中學在各國都出現遠多於小學校園的感染數,顯示青少年與成年人傳染病毒的機率一致。

他們強調,“因此關閉部分中學校園是可行方案,但是(閉校)應被視為最後的方案與在社區案例極速飆升時的短期應急方法。”

“如果學校被迫暫時關閉,必須與其他社區等級的公共衛生與社福措施共同配合實施。”

柬埔寨第三波疫情發生以來,學校迅速宣布關閉;至今,儘管柬埔寨教師接種率可謂冠絕全球,金邊市府仍將學校視為高風險行業,勒令關閉至至少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