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政府將向無家可歸流浪漢發放紓困金
2023/01/12 08:44
政府將向無家可歸者發出“貧窮證”。(圖:社會福利部)
(金邊訊)社會福利部將向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發出貧窮證,讓他們得到社會保護和福利。
社會福利部發言人杜佔尼披露,該部今年優先工作將是鑑定和幫助所有最易受害群體,包括無家可歸和露宿街頭的流浪漢。
“我們將視流浪漢關懷工作為2023年最優先工作之一,讓他們也能得到政府的援助。”
他指出,在鑑定和登記流浪漢後,該部將會向他們發出“貧窮證”(ID Poor),過後會把他們交由家人或親戚照顧。
“我們將把流浪漢安置在臨時收容中心,惟這只是暫時性,最終他們會被安排回到親人身邊。”
他稱,獲得“貧窮證”的流浪漢,將會獲得政府每月發放現金援助,協助他們克服經濟困難。
他也披露,目前設在金邊的白實居臨時收容中心共有約400名住客,大部份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我們將設法聯繫他們的親人,並安排和交由親人照顧,以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社會福會部估計,目前有逾10萬名老人,因遭家人遺棄而孤苦無依,被迫露宿街頭,或寄宿在寺廟中。
為了確保老人不會受到遺棄,政府正在擬定新的法律,以保護和照顧老人。
政府經於2017年頒布《社會保護政策框架》,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保護製度,並擴大社會保護網覆蓋範圍。
根據《社會保護政策框架》,政府把社會保護製度分為“社會援助”和“社會保障”兩大支柱。
其中,“社會援助”包括向貧戶和易受害群體發放紓困援助金和提供免費醫療等;而“社會保障”主要計劃包括設立私人領域養老金制度、改革公務員和軍警養老金制度、成立投資理事會來管理公共和私人領域養金老、擴大健康保險覆蓋範圍、提供失業救濟金等。
此外,政府也於2018年正式頒布《國家人口老化政策(2017年至2030年)》,並鑑定9個優先領域,以加強保護老人福利和改善其生活狀況,包括財政保障、醫療、生活方式、優化環境和社交活動等。
其中,政府計劃在全國各個鄉和分區設立樂齡協會,以鼓勵老人從事各種社交活動和保持活躍。
目前,柬埔寨超過60歲的老年人口約有12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