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淑鐵薇提醒,“如果你可以隨身攜帶手機,那就必然可以同時領著一個水壺。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避免使用塑膠的習慣,對環保盡一份綿力。”(圖:“思考塑膠”臉書)
(金邊訊)“思考塑膠”(Think Plastic)運動發起人艾淑鐵薇(At Sotheavy)指出,一旦環境部有關禁止進口塑膠產品,包括一次性泡沫飯盒、塑膠咖啡杯、塑膠吸管和湯匙的草案獲通過並生效後,將利於減少柬埔寨人民對塑膠的使用。 不過,她說,柬埔寨在這一方面比泰國更慢採取行動,因為後者已執行類似的法律,以容易分解的紙質和葉子作為打包食物的包裝。 5月2日,她在金邊市Future Factory作為分享人參與一場專題討論會時,緊握自己的可迴圈使用廢塑膠水壺對台下觀眾說,“如果你可以隨身攜帶手機,那就必然可以同時領著一個水壺。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避免使用塑膠的習慣,對環保盡一份綿力。” 其他來自時裝、攝影和環境組織的環保倡議者們也出席了該討論會,並針對涉及塑膠廢物的環境危害進行分享。 這場專題討論會由Plastic Free SEA、Only One Planet和其它非政府組織聯辦。其宗旨是為了教育、告知和鼓勵公眾,在使用塑膠前先考慮後果——塑膠將如何影響子孫後代的生活,以及地球的“健康”。 對塑膠使用行為有更多的認識,不會迫使消費者立即改變使用塑膠的方式。但是,環保倡議者們希望醒覺意識,將在未來20年對塑膠管理產生積極影響。 艾淑鐵薇結束分享後,表情憂慮地向記者透露,去年,全國日均產生約1萬噸垃圾,其中塑膠垃圾占20%,而其餘的8000噸為廚餘廢料。至於金邊市民則每日使用1000萬個塑膠袋,日產垃圾一共為3000噸。艾淑鐵薇為了“思考塑膠”運動,到處努力宣傳教和育廣大民眾減少塑膠產品的使用,對推廣環保意識取到有效作用。(圖:“思考塑膠”臉書)
減少廢物與塑膠產品有4R原則:分別是減少使用(Reduce)、物盡其用(Reuse)、 迴圈再造(Recycle)及替代使用(Replace)。(圖:“思考塑膠”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