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邊拾荒者疫情下受忽略的群體
2021/01/04 13:44
在廢料回收站外堆滿了拾荒者拾撿得來的廢料。(圖:UNDP)
(金邊訊)拾荒者是柬埔寨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一直被排除在正式經濟系統外而受到忽略。 本地人把拾荒者稱為“伊在”(Edjai),此名稱源自於越南文“廢料”(Ve Chai)。由於柬埔寨缺乏可循環廢料處理能力,因此在本地收集到的可循環廢料,大多是賣給越南商人。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估計,目前金邊市有超過2000名拾荒者,其他省市拾荒者人數加起來也有好幾千人。金邊市每年所製造的垃圾約有30萬噸,惟因沒有強制民眾先進行垃圾分類,因此拾荒者成為回收可循環廢料的重要途徑。 據估計,拾荒者幫助收集和回收的可循環廢料,佔了金邊固體廢料總量的8%。他們默默對推動柬埔寨首都循環經濟作出的重要貢獻,卻幾乎得不到當局和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廢料回收站關閉拾荒者失去收入

拉著手推車的拾荒者,每天不分晝夜在金邊穿街走巷,或是聚集在垃圾掩埋場,搜尋塑料、紙張和玻璃等可回收廢料;過後,他們會把所收集的廢料賣給回收站,以換取一天微薄的收入,回收站則再將廢料出口至鄰國(主要是越南)。 然而,當柬埔寨遭受第一波疫情衝擊時(4月至6月),全國廢料回收站暫停營業和關閉,導致拾荒者無處出售回收廢料,也因而失去收入而陷入生活困境。 一名在金邊從事拾荒工作已有15年的拾荒者潘桑帕(30歲)表示,在疫情爆發後,他每天必須為籌錢買食物而煩惱。 拾荒者也是極易感染新冠肺炎的高風險群體,因為他們日復一日在沒有任何防護裝備的情況下工作,從垃圾堆裡翻撿可回收廢品,因而有可能因翻撿使用過的口罩或其他受污染廢料,而被病毒感染。 “我很擔心會感染上新冠肺炎,”現年61歲的拾荒者艾末說,“如果我被感染並把病毒傳染給我的家人,我將不知如何是好?” 事實上,在未爆發疫情前,拾荒者已飽受社會歧視,且更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在路邊撿拾廢料。為了避免打擾商家生意,他們往往會選擇在夜間工作,但因為沒有穿上任何反光衣服,有可能隨時會遭遇交通事故。
用摩托車運載的大批可回收廢料。(圖:UNDP)
拾荒者安蒙(36歲)擔言,對拾荒者群體而言,遭遇交通事故的風險非常高。 “我本人也十分擔心,哪一天會被車子撞上!” 雖然大部份廢料回收站於今年7月重新開放,但塑料瓶等可回收廢料價格,與去年相比已下降了50%,這也導致拾荒者的收入大減,有者下降幅度達到80% 。 許多拾荒者被迫省吃儉用,甚至必須經常挨餓;只有小部份向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尋求援助,以獲得糧食或現金救濟。

聯合國開發署建議把拾荒者列為貧戶

在無法獲得任何收入的情況下,部分拾荒者被迫靠借高利貸,來滿足日常基本需要,卻使他們不知不覺陷入債務陷阱之中,而無法自拔。 然而,拾荒者並不被視為正式勞動力,因此被排除在正式經濟系統之外,導致在申請政府援助時面對重重障礙。此外,許多拾荒者流離失所,或是沒有固定居所,因此缺乏家庭簿和戶籍等官方文件。 為了在此關鍵時刻幫助拾荒者渡過難關,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起一項計劃,聯同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將向拾荒者群體提供援助,首階段將有600戶金邊拾荒者家庭受惠。他們將獲贈食品(大米、麵條和其他主食)和個人防護設備(口罩和手套),同時也獲提供反光夾克,以降低在夜間工作時遭遇交通事故的風險。
回收站收集可回收廢料如鋁罐。(圖:UNDP)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強調,為了保障拾荒者的長期福利,相關部門應採取有效措施,包括要求當地政府把拾荒者列入“貧窮證”(IDpoor)系統,使他們有資格獲得政府提供的紓困援助金。 柬埔寨政府是於今年6月開始推出貧困家庭和弱勢群體紓困援助金,並指示地方政府調查符合“貧窮證”資格的貧戶數目,並以此來作為發放紓困金的標準機制。 為了幫助紓解貧困家庭和弱勢群體的困境,政府於5月25日要求計劃部和有關部門,重新調查和更新持有“貧窮證”(IDPoor)的家庭數目。 此外,政府也應制定國家循環經濟策略,以將拾荒者納入循環經濟中,同時承認他們在廢物收集和回收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目前,許多國家如菲律賓、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已經成功將非正式拾荒者,納入正式循環經濟。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說:“在新冠疫情逐漸處於穩定之際,我們正步上復原和重建軌道上,但我們不應忽略任何群體,特別是拾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