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鬆自己,不被“手機”牽著走
2020/10/06 22:37
作者:黃耀輝 甚至不在乎手機的信息是否重要,而牽掛及時回复,晚上的電視看到“再見”,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來也不再急著“回看”手機裡的“遺漏”消息,一切都顯得那麼安逸,自然,終於讓自己把手機回歸成簡單的通話工具。 上世紀八十代末,手機是一個稀罕玩物,冠之“大哥大”,不是一般人玩得起,後來手機開始進入普通人手中,且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緻,功能越來全,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移動電話”,是“人機合一”的重要標誌。一個手機號碼,成了一個人的稱謂。 10年前,一家市電視台盧姓朋友英年早逝,他的妻子發現“死鬼丈夫”的手機裡尚多“預存話費”,不捨得給丈夫“陪葬”。某天晚上,逝者生前的醫生朋友忽然接到來電顯示“死鬼”機主的“電話”,嚇出一身冷汗,接還是不接,猶豫了半天,鼓起勇氣接了,原來是死者的妻子找他看病。 “我以為是死佬翻身了,開追悼會時,明明交待單位送了花圈的,怎麼會這樣呢?!” 醫生在一次朋友聚餐時權當笑話說了出來,儘管有些苦澀,但手機的“全功能”不言而喻。 我對手機的“認識”較遲鈍,總以“傳統”為自豪,死守移動電話的“防線”,對鋪天蓋地的手機“智慧工能”廣告不屑一顧,頂多就是用手機拍個照片把自己玩死,對外發圖始終堅持用相機。人家發的手機紅包只會收,女兒教了多次又忘了,手機微信支付總是現學。休假期間回國,發現自己連國內市場賣菜的小販都不如,從頭學,買賣不收現金,只要“掃一掃”。玩手機的水平,估計就是小學二三年級。好多年前,女兒就警告我:“奧特”了。 對手機的依賴,發現是自己職業記者生涯的一部分,容不下自己個人的喜好。尤其在出國近4年的記者生涯裡,每次手機的鈴聲和微信提醒,都與自己的寫稿任務緊密相關。每天下午時分,認真篩選手機可用的東西,凌晨時分還在關注各種“公眾號”,甄別哪些信息可能為自己的任務“掙工分”,睜眼到閉眼都是在手機指揮大腦的時間度過,看手機是365天唯一的重要工作,不敢有累的一絲質疑。 庚子年初,在日本休假正遇上國內疫情,家人提醒關注日本滿大街藥店有沒有口罩賣,好可憐,第一次到小日本,心卻在手機上,不關心口罩,分分鐘留意手機裡傳出的駐在國疫情的動態新聞。就在關注口罩的關鍵時刻,上面發來一條信息,要迅速落實某華僑在駐在國購置一家口罩廠支援祖國抗擊疫情的消息:《硬核!浙江華僑直接海外收購口罩廠!日產10萬個口罩寄回家鄉》,以及《厲害了!浙江華僑直接海外收購口罩廠,支援國內》,只收“成本價”,聲稱支援祖國抗擊疫情,經“抖音”大肆渲染,被社會廣為關注。 在回酒店的出租車上,不停地與駐在國該華僑所在商會副會長聯繫,無暇一路的小日本的風景,對方明確告訴我,該“抖音”嚴重不實,是“造假” ,稱明天飛駐在國參加商會處理“抖音”事件。有了商會的答复,但沒有當事人自己的“自圓其說”無法消除該“抖音”的壞影響。在日本奈良市的一家酒店餐桌上,滿腦子想的就是如何滅了該“抖音”的鳥事。當晚,與駐在國中國商會的微信電話聯繫後,看到了當事人發出了的文字“說明”,結果:該廠八字還沒一撇。 當日晚,總社及時播發出《華僑收購口罩廠日產10萬個寄回家鄉?回應稱還不具備生產條件》,借助“手機”把“紅極一時”的該“抖音”滅了。那一刻,我感覺真的離不開手機,無論是天涯海角,還是天南地北,只要想要,想關注的事無一遺漏,實在無法理解至今仍無法接受手機的一群人,總在納悶,那些人怎麼走進世界呢?! 原本就是“座機”的功能延伸的移動手機電話,愛迪生也許都沒想到發明的“電話”,成了現代人溝通的重要工具之一,並賦予了越來越多的多功能,成為時代的進步標誌,學會掌握和運用手機,是現代人必須的,一機在手,成了行動指南,離了手機寸步艱難,手機越來越成事,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在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似乎與生命同喻,更有甚者開車、行走、開會、聚會……整天低頭“刷屏”,或看手機裡的遊戲,或不停地打電話,人機合一,朋友對面而坐,也若無旁人…… “下面開會,請大家把手機調到靜音,不要總低頭'刷屏'。要遵守會場紀律。”這已是當下逢會必須的提醒,明知不可為,又多少人為手機而為之呢? 因為手機,現代社會又上演了多少人間悲歡的故事……二十多年前,在深圳當老師的同學,據說還是部門“頭頭”,卻從不用手機,還說全國就有這麼一群人,裡面有五花八門的正經人,至今保持座機電話聯繫。同學說,相聚的理由很簡單,不想被“手機”牽著走,八小時以外,回歸自然,找人,用座機電話。同學的話,在從駐在國回到祖國醫學隔離14天,猶豫手機和微信裡是否及時接看時,才發現根本不及一提,警告自己,別自作多情,正隔離著,讓自己狠狠體驗了一把不緊不慢看手機的日子。 有事打“座機”,真好,又想起同學的話,不要羨慕整天牽掛“手機”的人,不要瞎忙,太累了。暗示自己,警惕被“手機”牽著鼻子走。放鬆自己,有心人一定能找得到你。